English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2000-07-19 来源:光明日报 刘兴鼎 我有话说

近年来,我院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的办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特别是一九九四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行业和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以合作办学为突破口,努力推动产学研结合,狠抓校园经济管理,积极培育自身造血功能,初步走出了一条立足自我,面向市场,融入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路子,使我院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经过多年努力,重工终于在市场竞争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中尝到了甜头:

——由西南兵工局及嘉陵、长安、建设等10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联合成立了“西南兵器工业车辆工程技术教育基金会”,出资在我院建立了“重工车辆工程学院”。

——为适应三峡工程的兴建和百万移民搬迁的需要,重庆市国土局联合三峡经济开发区10余个县、市国土管理部门,出资200多万元在我院设立了“重工西南土地管理学院”。在此基础上,国家土地管理局在我院建立“国家土地管理局重庆培训中心”。

——为适应下岗分流和西南兵工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庆万友商贸旅业集团出资90万元,创办了“重工万友商贸旅游学院”。重庆市各大宾馆成为我院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基地。

凡此种种,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办学格局的形成,给学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首先,学院开始走出“象牙塔”,初步实现了面向社会开门办学。使我们能根据市场需求重组教学资源,从而推动学科、专业的调整改造,促使学科建设的方向与地方经济发展更加吻合,促使学校办学思想、机制、培养模式等更能适应地方和行业经济振兴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加快了学院整体布局上框架性改革。

其次,改变了单一的依靠国家拨款的投资结构,使学院的教育投入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合作办学共筹集资金约1800万元。使学院有一定财力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的步伐,加大对教学的投入,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合作办学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市场对教育的需求很大,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打开校门,融入社会,做好工作就可以把部分社会资源转化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第三,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近几年我院共引进教授、博士生共13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50余名,加快了我院学术梯队的形成,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第四,通过合作办学,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使学院与众多的企业、科研院所互相了解,相互信任,建立了学校与企业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新型关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产学研结合和校办企业的发展。

同时,合作办学格局的形成,也为我院建立了可靠的学生实习基地,同时也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近几年我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0%左右。

在推进合作办学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共建的基础是贡献”、“有为才有位”,文章要做在服务上。学校只能在服务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在服务中壮大自己。

1994年以前,我院年科研经费仅区区几万元。而自1995年以来,我院科研经费累计近三千万元,立项的科研课题295个,其中国家级课题9个,省部级课题78个,直接来自企业的横向课题147个,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1项。

产学研结合,使学院出现了“科研促教学,创收保教学,管理服务于教学”的良好局面。学院被命名为“重庆市精神文明单位”,并被兵器材工业总公司评为“教育先进单位”。

(作者系重庆工学院院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